Just Because!的两点启示

Just Because! 是由鸭志田一创作剧本的一部日本动画,上映于2017年10月。当初声称要出一篇长评,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曾动笔。今日将博客链接分享给了某个重要的人,便回顾了一下不多的几篇博客。目前有“不要沉默”“关于国旗下讲话的抬杠”两个系列尚未完结,草稿箱里也躺着“除了天坛,北京一无所有?”“共享单车与地铁”“你抽烟喝酒说脏话,你就是坏女孩”等。但是当我看到新番安利:《工作细胞》 中再次提到我要写评价时,写作的欲望突然就升起来了————又是一个白色相簿的季节冬天啊。

提示:以下内容包含剧透

根据弹幕数量主观判断,小宫党的数量似是略高于夏目党。那么小宫党为什么认为或者希望小宫会成功呢?作为小宫党的一员,个人给出的解释是:相较于夏目美绪,小宫惠那在剧中付出了更多的努力,表现也更讨喜。虽然剧中通过一些细节展现了夏目的心理转变,但是对于泉瑛太或者观众来说,夏目并没有任何追求幸福的行动:可以说是不劳而获。而小宫则是在不断地用实际行动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小宫虽然失败了,但是至少她尽力了。一般来说,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幸福,是更加符合普世价值观的。其次,编剧在小宫身上堆叠了很多所谓“萌点”,即能够吸引人的闪光点,如元气、运动、废部危机等。而夏目——抱歉,不过是一个学习中等偏上性格沉闷无趣而且丢在人堆里就完全认不出来的普通高中生而已。

但是泉,或者说编剧,仍然选择了夏目而放弃了小宫。如果抛开编剧,排除冷漠的文学技法分析,假设这是真实事件的话,如何解释泉做出的选择?

第一个解释是,努力并不一定意味着成功。本剧很少使用内心独白,仅仅以旁观者的角度描写角色的语言和动作。虽然人的情绪会反应在肢体上,但是其内心想法并不能被完全看出。因此,虽然小宫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其中有多少无用功不得而知。而考虑到国中时期泉的经历,小宫作为后来者本来成功概率就更小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努力了。努力能够提升成功的概率——但也仅此而已。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大抵如此。

第二个解释是,番剧中展现的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泉之所以选择夏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中时期泉和夏目之间的互动。而本剧中主要剧情从高三入学起至大学入学止,跳过了泉国中时期的经历,寥寥数幕回忆仅能勾勒出这三年经历的梗概,并没有完整地展现夏目的表现和泉的心理。故而,观众眼中的夏目和泉眼中的夏目有着相当大的区别。而当一个人闯入你的生活——比如成为你未来四年的同学,或者只是夏令营中的偶遇——你永远也无法知道其过去的经历究竟留下了哪些烙印。义兄弟结拜时宣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实际上除了相见恨晚的感情之外,还有一丝难以描述的不知所措。

虽然个人的经历和泉更为相像,但是我看的时候一直是代入的小宫。或许每个人都想能够像小宫一样尽全力地去追求些什么,但是人们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裹足不前。而当这样一个寄托了愿景的角色出现,编剧却将其送入深渊…虽然从文学手法和商业运作的角度上来讲这样一个结尾的确能够创造更浓郁的情绪并转换为话题热度乃至于BD销量,但是这样的角色被安排那样的结局总是令人感到不适的。

前阵子听闻B*FZ为了拉高高考平均分从别的学校挖人的时候其实是有一些…不该有的想法的。人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